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我们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方式正悄然改变——至少,这是多年来我们一直听闻的说法。未来,我们无需再亲自点击应用程序和程序,AI将主动遍历我们的设备,为我们答疑解惑。多年来,这些所谓的AI智能体似乎总是遥不可及,但随着最新一代手机芯片的问世,这一局面或许终于要迎来转机。
在毛伊岛举办的骁龙峰会2025上,我有幸与高通的AI负责人杜尔加·马拉迪(Durga Malladi)进行了深入交流。他详细阐述了该公司最新发布的骁龙8 Elite Gen 5芯片,将如何为首批能够运行接近真正AI智能体性能的大型语言模型的手机提供强劲动力。
“我坚信,更加个性化的智能助理时代即将来临。”马拉迪满怀信心地说道。他提到了在峰会期间进行演示的两个大型语言模型(LLM)——Paage.AI和Anything.AI,并表示这两者均可作为个人助理使用。
“它能够充分利用你设备上存储的任何本地文档和图片等,只需接入这些内容,即可获取一些额外信息。”马拉迪介绍道。
选择合适的大型语言模型和硬件,是为AI智能体铺平道路的重要一环。然而,让用户接受并使用它们,则是另一项挑战。
在骁龙峰会2025上,高通宣布其新芯片让产品为AI智能体做好了充分准备。(大卫·伦布(David Lumb)/CNET供图)
人们是否已准备好迎接AI智能体?
去年,首批搭载高通骁龙X Elite PC芯片的笔记本电脑惊艳亮相。尽管它们的用户界面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已具备类似ChatGPT的生成式AI界面基础功能。马拉迪举了一个实例:他询问电脑自己给高通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亚诺·阿蒙(Cristiano Amon)发送的最后一封邮件内容。如今,他已习惯使用提示词来操控电脑。
“我认为,人们会逐渐适应这种行为方式,而且一旦习惯,便再也无法回到过去。”马拉迪感慨道。
然而,要让用户理解并习惯使用AI智能体,仍需大量的熟悉和适应过程。
“随着人们对AI的日益熟悉,”马拉迪继续说道,“你会意识到,我们曾花费多少时间在单调乏味的事情上——这分散了你对主要任务的注意力。”
AI智能体能够助力用户成为设备的深度使用者,而无需深入设置。马拉迪指出,我们有多少次发现手机上有未知的新功能——这些设备如此复杂,难怪我们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他表示,只需让AI智能体代劳,便能更轻松地访问更多功能,这也将给使用者带来极大便利。
愿景清晰明了:实现单调任务的自动化,并弥补人为错误不经意间引入新问题的缺陷。然而,生成式AI在准确性方面也存在不足,从ChatGPT在夏季阅读书单中列入不存在的书籍,到虚构从未发生过的法庭案件,再到谷歌的AI概览建议人们去吃石头。尽管马拉迪坚称这些问题出现在两年前使用大型语言模型的设备上,且自那以后已设置了防护措施,但他也表示,高通在芯片层面和大型语言模型层面均采取了相应措施。
我们仍需拭目以待,看看马拉迪关于AI智能体的说法是否准确。这项技术已悄然到来,出现在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无论是在今年还是明年,AI智能体的潜在影响都是巨大的:它们将彻底改变我们使用与世界互动和贡献的机器的方式。
“无论是在这个智能体AI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校学生和大学生,我想知道他们是否还会知晓以前没有AI智能体时的模样。”马拉迪沉思道。
要让用户为AI智能体做好准备,别无他法,只能为他们配备搭载这项技术的设备。而最终,手机或许终于能够支持它们了,部分原因在于高通移动芯片的进步。
高通AI产品管理高级总监维内什·苏库马尔(Vinesh Sukumar)对新款骁龙8 Elite Gen 5芯片在AI方面的进步赞不绝口。(大卫·伦布(David Lumb)/CNET供图)
高通芯片:硅基技术的飞跃助力AI智能体发展
两年前,该公司的骁龙8 Gen 3芯片每秒能处理15个标记,这是衡量AI处理请求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新款骁龙8 Elite Gen 5每秒能处理多达220个标记。简而言之,这将使AI助理能够更快地处理请求,并查阅更多数据以提供更优质的响应。
“从去年的每秒150个标记到今年的每秒220个标记,延迟时间缩短了几秒。”高通AI产品管理高级总监维内什·苏库马尔介绍道,“超过一秒的延迟都会影响人机界面。我们认为这并不理想,因为在某个时刻,用户会失去兴趣。”
在过去两年里,高通将其移动芯片从基于Arm的Kryo架构切换到了自家的Oryon中央处理器架构,并显著提升了图形处理能力和神经性能。即便是与去年的骁龙8 Elite相比,CPU性能也提升了37%,实现了“我们能看到明显差异”的AI能力,马拉迪指出。
“我们将看到更多始终在线的功能,它们实际上会对你有所帮助。”马拉迪满怀期待地说道。
该公司的新一代Oryon CPU首次亮相于其面向PC的骁龙X Elite芯片,该芯片自2024年6月起开始应用于笔记本电脑。随着在今年骁龙峰会上发布的最新骁龙X2 Elite和X2 Elite Extreme芯片,马拉迪提到了一个新的人工智能基准——每秒万亿次操作(TOPS)——来凸显这次升级。新芯片提供了80 TOPS的性能,几乎是首款X Elite芯片所达到的45 TOPS的两倍。
这些AI能力,加上与去年芯片相比的性能提升,是否预示着PC上AI智能体时代的到来,仍有待观察。马拉迪承认,尽管配备了旧款X Elite芯片的PC笔记本电脑具有AI能力,但它们的外观和感觉与传统电脑并无二致。尽管性能和电池续航时间令人印象深刻,但最终用户界面并未发生太大变化。高通希望X2 Elite和Elite Extreme的性能提升和TOPS增加能够促使各公司做出转变,让它们的笔记本电脑过渡到AI智能体界面。
换句话说,硬件已不再是PC和移动设备上创建AI智能体体验的障碍——现在取决于制造商是否进行集成。在这个非常早期的阶段,对于AI智能体将做什么,几乎还没有达成共识。设备制造商仍在探索如何利用高通芯片所能实现的功能。从设备上将搭载多少个以及多大规模的大型语言模型(或通过云端连接),到用户将如何实际看到并与AI智能体交互,很多事情都仍悬而未决。
尽管存在不确定性,马拉迪认为AI智能体的发令枪已经打响。
“我们还在等什么吗?不,可能不用等了。智能体AI已经到来,但你得亲眼看到才会相信。”马拉迪坚定地说道,“但如果你看到了,你就会说,‘哦,是的,我现在明白了。’”
Humain Horizon Pro PC配备了以AI为重点的主屏幕。(凯蒂·柯林斯(Katie Collins)/CNET供图)
骁龙峰会上亮相的首款AI智能体PC
在高通骁龙峰会2025主题演讲中发布新款移动和PC芯片一天后,高通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亚诺·阿蒙(Cristiano Amon)与Humain的首席执行官进行了会谈。在毛伊岛明媚的早晨,阳光洒在西边的群山上,两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们之间的银色笔记本电脑上:Humain的首款具备他们所描述的AI智能体界面的PC。
那个界面更像是一个带有八个提示模板的浏览器窗口,范围从具体的(股票建议)到一般的(类似ChatGPT的“问任何事”)。换句话说,它看起来更像我们已经熟悉的生成式AI助理,而不像高通在此次和以往峰会上所宣传的更广泛的AI智能体愿景。高通的目标很简单:一个集中的提示窗口,人们可以在其中提问,智能体可以搜索各个应用程序和个人数据来提供答案。(披露:CNET的母公司Ziff Davis在4月对OpenAI提起了诉讼,指控该公司在训练和运营其AI系统时侵犯了Ziff Davis的版权。)
如果没有别的,这将是人们开始熟悉以智能体为先的界面,而不是自己寻找程序和答案的实践。无论人们是在PC键盘上输入问题,还是在手机上说出问题,他们都将不得不适应使用设备的新范式。
马拉迪预测,AI智能体在PC和移动平台上的使用方式将会有所不同。
人们会在手机上提问,AI智能体会通过一个或多个大型语言模型来获取答案。但移动设备上的功耗限制将限制其能力,主要进行基于整数的处理,因为这将在设备上运行。大型语言模型也仅限于参数相对较低的模型(最常见的是十亿级参数模型,如10亿、30亿、50亿或70亿参数模型,这意味着精度较低)。
在PC上,智能体将专注于基于云端的模型,即在设备外运行的模型。这些模型可能对企业应用更具吸引力,并且是基于浮点数的,而不是基于整数的。最终,它们将被用于提高工作任务的效率,比如生成代码行。
“有一半的时间你基本上是在写你以前写过的相同代码,然后你不必要地引入了一些错误。”马拉迪感慨道。AI可以生成很多重复的代码,这样程序员就可以专注于需要解决的新方法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