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朗普宣布对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关税 11月1日起生效
2.鸿蒙智行尊界S800轿车亮相迪拜,消息称阿联酋目前已有4辆
3.9月东风汽车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20.4% 岚图交付15224辆
4.中国本土硅晶圆厂商崛起,12英寸自给率达50%
1.特朗普宣布对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关税 11月1日起生效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将自11月1日起对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25%的进口关税,这是他为保护国内产业而持续扩大关税体系的最新举措。这一拟议关税曾引发底特律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强烈游说。特朗普原先在9月宣布对重型卡车的关税将于10月1日生效,但在政府听取企业对关税潜在影响的担忧后,时间表被推迟。
自2025年11月1日起,所有从其他国家进口至美国的中型和重型卡车将被征收25%的关税,”特朗普周一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但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特朗普的关税宣告与美国商务部4月启动的重型卡车进口调查有关。这项依据《贸易扩张法》第232条进行的调查允许政府对被视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商品征收进口关税。
调查重点是重量超过10,000磅的中型和重型卡车及其零部件。商务部指出,由于“掠夺性贸易行为”,“少数”外国供应商占据了美国进口的大部分份额。
此次关税计划可能对受钢铝关税及更严格环保法规影响的行业造成更大压力。新的进口关税可能抬高多个行业车辆的成本,包括运输、建筑和市政服务等领域。
知情人士称,Stellantis NV已敦促政府豁免或降低针对其在墨西哥生产的中型Ram皮卡的关税。竞争对手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对此表示反对,认为这将使Stellantis占据成本优势,导致一些进口零件面临关税的美国组装卡车处于不利地位。
卡车关税支持者认为,此举将有助于强化美国制造业。特朗普在此前宣布这些关税的社交媒体帖子中表示,这是“保护我们伟大的重型卡车制造商免受不公平外部竞争”的必要手段。(来源: cnbeta)
2.鸿蒙智行尊界S800轿车亮相迪拜,消息称阿联酋目前已有4辆
10 月 7 日消息,据博主 @我鸿 今日分享,他和他的妻子在迪拜偶遇了一辆上牌的鸿蒙智行“时代旗舰”尊界 S800 轿车。他表示,阿联酋目前已有 4 辆尊界 S800,后面又有不少尊界要到中东。
博主还在自己的微博评论区回复了部分网友的问题:针对辅助驾驶功能能否使用,他表示“国外只能巡航目前”;鸿蒙智行以后是否都能出海,他称“这个是平行进口的”。
据此前报道,鸿蒙智行尊界 S800 轿车于今年 5 月 30 日发布,售价 70.8 万-101.8 万元。最新数据显示,该车上市 4 个月累计大定突破 1.5 万辆。
尊界 S800 配备创新智慧电动门,联动毫米波雷达和固态激光雷达,能够实现智能感应动静态障碍物,自动调节开启角度,最大开门角度 77 度,同时还拥有智能迎宾光毯。新车车身尺寸 5480×2000×1542mm,轴距 3370mm。
该车搭载华为临境抬头显示系统,首发智能可变星空顶,实现首个轿车后排双零重力座椅布局。智能化方面,新车首发搭载 HUAWEI ADS 4,搭载 HUAWEI DriveOne 800V 高压碳化硅电机,双电机最大输出功率 390kW、三电机最大输出功率 635kW。增程版综合续航 1333km,纯电版 CLTC 续航 702km。(来源: 凤凰网)
3.9月东风汽车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20.4% 岚图交付15224辆
10月7日,东风汽车发布销量快报:9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0.3万辆,同比增长20.4%。1-9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68.1万辆,同比增长11.1%。
其中,东风岚图9月交付15224辆,1-9月累计同比增长85%。东风奕派科技9月销售3万辆,同比增长18.9%;1-9月销售19.1万辆,同比增长32.4%。(来源: 凤凰网)
4.中国本土硅晶圆厂商崛起,12英寸自给率达50%
从事该行业十多年后,在中国销售外国硅片的经销商代表胡先生表示,最近的趋势让他震惊:过去两年中国制造商迅速崛起,其产品价格仅为日本主要竞争对手的一半。
“令人惊讶的是,全球范围内,12英寸硅片的售价通常至少在每片60至80美元之间,但在中国,有些硅片的售价却只有每片40美元,甚至更低,”胡先生说道。“这个售价已经低于大多数全球领先硅片制造商超过50美元的生产成本。”
价格战并非打击在华外资企业的唯一因素。知情人士透露,许多中国电子制造商正在鼓励其芯片供应商更多地采用国产硅晶圆材料。知情人士称,例如,京东方已要求其显示驱动芯片供应商在芯片生产中使用国产硅晶圆。
硅晶圆是制造大多数芯片的基础。长期以来,硅晶圆的生产一直由少数几家全球领先企业主导:信越化学、胜高、环球晶、、世创电子和SK Siltron。
发展自己的硅片制造商是中国推进芯片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本地化这一进程的关键一步。高盛估计,到2025年,中国供应商可以满足国内约45%的12英寸硅片需求,到2027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50%以上。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资深半导体分析师David Dai表示,中国实现硅片自给自足的步伐比许多外界预期的要快,尤其是对于更成熟或更老一代的芯片。
“全球市场领先企业在中国的份额必然会下降。如果仅考虑对中国本土芯片制造商的供应,不包括三星、台积电或SK海力士等在中国设有工厂的外国芯片制造商,中国12英寸晶圆的自给率已经达到50%以上,”David Dai表示,“8英寸晶圆的自给率已经达到80%。在存储芯片制造领域,这一比例甚至更高。”
广义上讲,晶圆越大,就越先进,生产效率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