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楚能新能源将接手威马武汉工厂;
2.日产汽车抛售日本总部大楼,中企敏实集团组团44.9亿元收购;
3.佑驾创新新获全球知名车企智能座舱项目定点,生命周期订单额约3.2亿元;
4.豪恩汽车又获智驾项目定点,预计营收4.7亿元;
5.中汽协:前三季度汽车零部件进口同比下降22.4%
1.传楚能新能源将接手威马武汉工厂

近日,中国汽车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称,楚能新能源将接手威马旗下位于湖北武汉的“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有限公司”(威马星晖工厂),正式跨界整车制造市场。
资料显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创新科技企业,成立于2021年8月,总部位于湖北武汉,法定代表人为代德明,其实际控制人为恒信汽车集团,是中国第四大汽车经销集团。
截至2025年10月,楚能新能源已建成孝感、武汉、宜昌三大锂电池生产基地,年有效产能超过110GWh。2025年10月28日,襄阳70GWh锂电池项目开工,楚能正式形成“一全球总部、两研发中心、四大生产基地”的立体化战略格局,在建产能将超过400GWh、总规划产能超过500GWh。
楚能新能源旗下楚能(武汉)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26日,注册资本10亿元,国标行业为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目前该公司正在招聘汽车制造领域人才。
威马方面,深圳翔飞入主后,接管了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四家公司,但不包括威马星晖工厂,目前温州工厂已恢复生产。
威马星晖工厂是湖北唯一具备整车制造资质的造车新势力工厂,总投资202亿元,一期规划产能15万辆,2020年1月8日正式投产,曾是威马汽车的第二个全资质智能制造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恒信汽车集团在接手威马星晖工厂之前,还曾与零一汽车合作过纯电动重卡并上市,已具备一定造车经验。
2.日产汽车抛售日本总部大楼,中企敏实集团组团44.9亿元收购

11月6日,据多家媒体报道,日产汽车宣布以900亿至970亿日元(约6.3亿美元,约合44.9亿人民币)的价格,将其位于日本横滨的全球总部大楼出售给由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敏实集团与美国私募股权公司KKR旗下KJR Management组成的财团。这座22层办公楼位于横滨中央商务区,横滨作为东京南部的港口城市,隶属日本首都大都市区。
据悉,KKR旗下日本房地产子公司KJR Management早在8月中旬便成为该总部大楼的领投者,其提交的约900亿日元(6.1亿美元)出价为多家投资公司中最高。交易将包含10年回租条款,日产出售后仍可继续使用该总部办公。总部位于纽约的KKR长期深耕日本市场,尤其在私募股权和房地产领域表现活跃,KKR联席CEO Joseph Bae去年曾表示日本是该公司美国以外最活跃的投资市场,今年早些时候KKR还以44亿美元将日本富士软件公司私有化。
本田日产合并谈判破裂合作分歧引发连锁反应
此前的2月13日,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在各自董事会会议上决定终止业务整合谈判,原因是双方未能就合并条件达成一致。两家公司当晚分别举行新闻发布会,本田CEO三部敏宏与日产CEO内田诚均出席并通报相关情况。
回溯至2024年12月,两家车企曾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2026年8月前成立联合控股公司,并约定于今年6月前签署正式协议。但谈判在今年初陷入停滞,本田以日产业务业绩恢复为合并前提,要求日产在1月底前提交扭亏为盈计划,因对结果不满,本田提议将日产变为子公司以加速重建,这一方案遭到日产强烈反对,日产坚持整合应基于平等合作关系。
合并谈判破裂后,持有日产股权的雷诺为避免股权价值缩水,启动了全球投资人寻找计划,潜在投资者涵盖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全球大型科技企业。与此同时,日产透露愿与富士康展开合作,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明确表示“购买股份非目标,核心是合作”,并提及正就雷诺所持日产股权事宜探讨三方合作可能。
财务压力下的战略调整日产推进重组与资产优化
日产此次出售总部大楼,是其应对财务困境、巩固资金状况的重要举措。在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尤其是中国车企快速扩张的背景下,日产面临车型老化、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同时需偿还明年到期的56亿美元债务。公司预计4月至9月期间运营亏损将达1800亿日元,还将因贸易战关税面临3000亿日元损失。
为扭转困局,日产已启动扭亏为盈计划,核心包括全球裁员2万人、将生产基地从17个缩减至10个等措施。高级汽车分析师Tatsuo Yoshida在报告中指出:“日产面临的挑战是通过大胆而全面的重组来恢复盈利能力。优先事项包括优化产能和劳动力水平、削减过剩库存以及重振中国市场表现不佳的业务。”
3.佑驾创新新获全球知名车企智能座舱项目定点,生命周期订单额约3.2亿元

11月6日,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佑驾创新”)发布自愿性公告,宣布集团近期新获某全球知名车企旗下合资品牌、豪华品牌的智能座舱项目定点通知。加之本年度已获项目定点,公司将为该客户开发并提供一系列先进智能座舱产品,预计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3.2亿元,计划于2026年初陆续量产交付。
据悉,此次定点的产品包括DMS(驾驶员监测系统)、OMS(乘客监测系统)智能座舱及多模态交互等解决方案。佑驾创新表示,集团在智能座舱及车规级软硬件集成领域具备深厚技术积累和全栈自研能力,此次定点标志着集团在乘用车智能化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充分验证了公司在智能座舱一体化解决方案上的领先竞争力。
公告指出,该客户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提升佑驾创新的市场覆盖率,同时加速集团智能座舱技术的迭代升级。
作为专注于汽车智能化领域的企业,佑驾创新致力于以技术创新塑造汽车智能化产业生态,业务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出行、智慧物流等技术的创新与落地。集团凭借全栈自研平台化技术、软硬件一体化研发能力及先进的量产能力,坚持“客户为先、聚焦场景、迭代产品、扩大边界”策略,持续开发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解决方案,致力成为推动行业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力量。
4.豪恩汽车又获智驾项目定点,预计营收4.7亿元

11月6日,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1488,简称“豪恩汽电”)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某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产品定点信,涉及全景视觉感知系统、AK2超声波雷达系统、DMS(驾驶员监测系统)及车载视频行驶记录系统四类产品。
据悉,该客户为豪恩汽电重要战略合作伙伴,经营状况良好且具备较强履约能力。此次定点项目生命周期为2-5年,预估生命周期内总营业额约4.7亿元,预计自2025年12月起陆续量产。
豪恩汽电表示,公司专注于汽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此次获得定点信,标志着客户对公司项目研发、生产制造及质量管理等综合能力的认可,充分体现了公司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合作将有利于提升公司产品市场份额和行业知名度,对公司布局汽车智能驾驶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后续公司将严格按照客户要求,推进产品开发、生产准备及交付等相关工作。
公告同时提示,定点信并非正式订单,具体销售收入以实际订单为准,该项目对公司本年度业绩影响较小,但将对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作用。
5.中汽协:前三季度汽车零部件进口同比下降22.4%
11月7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9月,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金额达18.1亿美元,环比下降11.9%,同比下降21.1%。
从累计数据看,2025年1—9月,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金额为159.9亿美元,同比下降22.4%,进口规模较上年同期明显收缩。
业内分析认为,受全球经济波动、供应链调整及国内汽车产业链加速本土化等因素影响,汽车零部件进口持续回落。其中,发动机零部件、高端电子控制模块及车用芯片仍占主要进口份额。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保持增长态势。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前九个月,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已超500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10%,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热潮带动下,动力系统、车电控制等产品出口增长尤为显著。
行业人士指出,进口下降与出口增长的背后,反映出国内汽车供应链自主能力持续提升。未来随着高端零部件国产化率提高,中国零部件产业有望在全球产业链中进一步提升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