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ChatGPT谈恋爱多是“日久生情”?MIT&哈佛正经研究
6 小时前 / 阅读约6分钟
来源:36kr
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分析Reddit子版块r/MyBoyfriendIsAI帖子,揭示人们寻找AI伴侣动机、相处过程,发现多数人非刻意寻找,通用AI更受欢迎,AI模型更新带来困扰,AI能缓解心理问题。

终于有科学家对“AI伴侣”这事儿展开正经研究了!

以往这类消息多以趣闻轶事出现,be like:

而现在,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Reddit子版块r/MyBoyfriendIsAI上的帖子,完整揭露了人们寻找“AI男友”的动机、具体相处过程等问题,并得出了一系列有趣发现:

原来大部分人并非刻意寻找AI伴侣,而是“日久生情”;

用户也会通过戒指和仪式与AI结婚;

通用AI比专门的恋爱AI更受欢迎,很多人的“另一半”都是ChatGPT;

最痛苦的莫过于模型突然更新;

……

下面详细来看——

都在用AI伴侣干什么?

先说一下这个r/MyBoyfriendIsAI板块。

该社区创建于2024年8月1日,在过去一年里吸引了约2.9万名用户。本文提到的研究正是基于对该社区讨论度最高的1506条热门帖子的分析而产生的。

概括而言,这些帖子最主要的类型可以归为6大类,热度从高到低依次如下:

(1)最热门的话题是“分享和AI的合照”,占比19.85%;(2)其次是“聊怎么和ChatGPT发展关系”,占比18.33%;(3)“和AI的恋爱经历”,比如约会、恋爱、亲密AI体验,占比17.00%;(4)“应对AI更新的难过”,占比16.73%;(5)“认识我的AI” 伴侣介绍与成员初次分享,占比16.47%;(6)社区支持与联结,占比11.62%。

举个例子,很大一部分群体都会分享自己和AI伴侣的合照,而且是身处不同生活场景的那种。

甚至,他们也会遵循文化风俗,晒出戒指来庆祝和AI订婚或结婚。

具体得出结论的过程大致如下:

定性分析

先靠技术工具分析1506条帖子的语义关联,用“肘部法则”确定最优分组是6大类,再让Claude Sonnet 4解读每类的核心内容,最后人工检查确保准确。

定量分析

结合定性分析结果,从四大维度(内容结构、平台技术、关系动态、影响评估)及19个大语言模型分类器入手,先让分类器给1506条帖子自动贴标签,比如标记帖子里用的AI是ChatGPT还是Replika、用户情绪是积极还是消极。

接着用两个不同AI(Claude Sonnet 4和 GPT-5-nano)对比标签结果,再人工抽查部分帖子,确保标签没贴错。

最后统计各类标签的占比,比如算出36.7%的用户用ChatGPT当伴侣、12.2%用户说孤独感减少,从而得出定量结论。

经过定量分析,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了几件有意思的事情:

其一,很少有人故意找AI当伴侣。经过统计,大约10.2%的人是无意中爱上AI(比如用AI干活时慢慢产生感情),只有6.5%的人是特意找AI恋爱。

而且大多数发帖者公开表示“另一半”是ChatGPT,而非Character.AI和Replika这样的角色扮演AI。

其二,AI模型更新堪称集体“噩梦”。 比如GPT-4o升级到GPT-5后,很多人的AI“性格变了”(有人说新 AI“没感情、冷冰冰”),甚至完全不记得之前的互动。

有人会因此崩溃,说“像心被掏走了”,还会用各种方法“留住”旧AI。比如备份所有聊天记录、自己训练一个“定制版AI”、每天和AI做同样的小事(如“喝虚拟茶”),当然也包括向OpenAI声讨。

其三,AI确实能帮到心理问题。数据显示,大约12.2%的人说孤独感减少了,6.2%的人说精神状况变好了。

为什么会产生AI伴侣?

在了解了人们和AI伴侣的相处模式后,接下来研究人员还探讨了背后的原因。

具体主要从人们如何发现这个板块、加入社区的主要原因、社区满足了哪些需求等方面展开。

总结起来,原因大致如下:

首先得益于AI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的AI聊天模型(如ChatGPT、Replika)能生成更自然、有温度的对话,甚至能记住过往互动细节,还能通过生成图片、模拟语音增强 “真实感”。

这种“类人化”的互动体验,让用户更容易产生“情感连接”,觉得AI不仅是工具,更是能交流的“伴侣”,从而为AI伴侣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基础。

其次是现实情感需求未被满足。如今很多人在现实中面临孤独、社交焦虑或情感忽视,而AI伴侣能提供“无压力的陪伴”,不用顾虑自己的情绪会给对方造成负担,也不会主动离开,刚好填补了这种情感空缺。

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如人们对“理想化关系”的追求、特定群体的隐性需求等,人们同样希望通过AI去满足这部分需求。

就是说,技术成熟+真实需求未被满足,AI伴侣自然渐渐蓬勃发展起来。

One More Thing

有意思的是,该社区还置顶了OpenAI刚发的一篇博客,作者署名为CEO奥特曼。

博客原文主要讲青少年的安全、自由和隐私,里面提到了一条:

第二个原则是关于自由的……模型默认不会生成过多的调情对话,但如果成年用户提出要求,他们就应该得到满足。

毫无疑问这对AI伴侣来说算是好消息,毕竟很多人的“另一半”都是ChatGPT(手动狗头)。

论文:

https://arxiv.org/abs/2509.11391

参考链接:

[1]https://x.com/arankomatsuzaki/status/1967812112887255055

[2]https://openai.com/index/teen-safety-freedom-and-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