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里,关于ChatGPT 将如何商业化的讨论从未停止,其中广告和电商始终是两个最被关注、也最具争议的方向。而现在,所有的猜测正在变为现实。
信号早已释放。
OpenAI 此前发布的增长与付费营销平台工程师招聘启事,明确要求该岗位构建广告平台、活动管理乃至归因分析等功能。这已然是搭建一个标准数字营销平台的蓝图。
更关键的信号,来自 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本人的态度转变。
曾经,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将广告视为最后的手段,但在近期采访中,他的风向彻底变了。山姆坦言 Instagram 改变了他的看法:“我喜欢 Instagram 广告,它们为我增添了价值……我买了不少东西。”
他紧接着说出了那句对行业极具分量的话:“我相信我们或许可以推出一些很酷的广告产品,既能给用户带来净收益,也能对我们与用户的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2025 年 9 月 29 日的官方博客中。OpenAI 宣布在美国率先推出 “Instant Checkout”(即时结账)功能,允许用户通过 ChatGPT 直接向 Etsy 卖家购买商品,通过“代理式电商协议”(ACP) 标准化AI与商家的交易流程。
OpenAI 不再满足于只做聊天工具,它正在构建交易生态。当AI 同时掌握了流量入口和交易闭环,一场对营销和电商行业的变革,已经拉开序幕。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最直接的场景来感受:
场景一:
你: 我下周末要去东京玩,能帮我规划一下三天的行程吗?
ChatGPT: 当然可以。为您规划了一份涵盖商业与文化体验的东京三日行程草案。
[AI 广告] 另外,在为您推荐浅草寺和银座时,我发现附近有一家备受好评的“寿司匠”餐厅,它连续三年获得米其林一星,步行即可到达。如果您有兴趣,我可以为您查看空位并预订。
在这个场景中,AI 准确地理解了你的意图(去东京旅行)和需求(规划行程),并在你最需要解决方案的时刻,无缝地植入了商业推荐。
这个广告对你打扰不大,且优化了你的行程体验。它精准、及时,并且直接提供了预订这个转化动作。
这就是 AI 时代的广告,它不再是强行插入的弹窗或横幅,而是基于上下文的、服务式的主动建议。
场景二:
你: 我需要一双能跑半马、适合扁平足、预算在1000左右的跑鞋。
ChatGPT: 根据您的要求,我推荐品牌 A 型号 X 和品牌 B 型号 Y。型号 X 在缓震方面更优,型号 Y 更轻便。您更倾向于哪个?
你: 我要购买A型号 X,尺码 42,颜色蓝色。
ChatGPT (Instant Checkout): 好的,已为您匹配到合作商家A,您的默认地址和支付卡信息已准备就绪。确认订单总价并在 5 秒内完成购买?
你:确认。
ChatGPT: 订单已完成。预计 2 天后送达。
在这个场景中,ChatGPT 扮演了私人购物助理的角色。它凭借对你的历史记忆和即时对话,精准锁定了你的复杂需求。
最关键的是,通过Instant Checkout功能,用户无需离开对话框,无需打开新的电商 App,无需重新登录或填写地址,AI 在一站式对话中完成了从需求分析、产品比较、匹配商家到确认支付的完整闭环。
这就是 AI 时代的电商,它彻底消灭了比价和跳转的过程。

当 AI 成为基础设施,并深度介入交易,它对营销行业的影响将是根本性的。
●流量入口重构:从搜索框到AI 助理
过去,消费者通往信息与商品的路径,是一个多平台跳转的过程:他们在百度搜索、在知乎查评测、在小红书种草、最后在淘宝下单。
每个平台都是一个封闭场域,品牌要靠投放预算去买入口。
但在 AI 时代,用户不再去哪里,而是问 AI,所有信息、评价、价格、渠道都被整合在一次智能对话中。
当用户习惯于通过 ChatGPT 获取答案、解决问题、完成购买,搜索框就不再是起点,AI 成为新的超级入口。
营销的战场不再是占领某个有形的场,而是如何融入用户生活的每一个决策瞬间。
●广告形态进化:从打扰式到服务式
传统广告,无论形式如何,其本质都是打扰。banner 广告打断你的阅读,视频贴片广告打断你的观看。即便是号称精准的信息流广告,对大多数用户而言,也是一种被动接收的、并不总受欢迎的信息噪音。
AI 时代的广告,其核心将彻底转变为服务。正如前文所述,广告只有在对用户有帮助的前提下才会被 AI 推荐。它基于你当下的直接需求,以及 AI 对你日常沟通习惯的深度理解,自然地作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出现。
如果一个推荐是无用的,用户会立刻对 AI 失去信任。
●决策链路重塑:从漫长漏斗到即时闭环
营销界经典的 AISAS 模型(注意 → 兴趣 → 搜索 → 行动 → 分享),是一个一个漫长且脆弱的转化漏斗。用户在任何一个环节流失,转化都会失败。
品牌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在每一个节点上拦截用户。
现在,AI 将这个漫长的链路极致压缩为对话 → 行动。在 AI 助理的帮助下,兴趣和搜索两个最耗时的环节被瞬间完成了。
AI 凭借其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和对用户的理解,直接提供了最佳选项。而Instant Checkout功能的出现,更是打通了行动的最后一公里。这条缩短的决策路径,也将带来更高的转化效率。
●连接的深化:从群体画像到个体对话
过去的个性化营销,依赖于静态且粗糙的标签,如“30岁、女性、爱运动、一线城市”。品牌试图通过这些标签猜用户的喜好,并对一个群体进行广播。
而 AI 掌握的是你完整的、动态的对话历史。它不仅知道你的标签,更理解你的语境、你当下的情绪、你的长期偏好,甚至是你自己都未明确表达的潜在需求。它能记住你上周抱怨过睡眠不好,也能理解你现在问东京行程的真实目的。
一对一营销的概念说了很多年,到此可以说实现的路径越来越清晰了。
●效果归因的革命:从点击追踪转向对话追踪
传统的数字广告归因模型,如“首次点击”、“最终点击”、“线性归因”等,极其复杂,品牌很难厘清一次转化到底归功于哪一次曝光或点击。
所以那句著名的话,“我知道我的广告费被浪费了一半,但不知道是哪一半”才如此深入人心。
未来,归因将变得直接和清晰。当一个用户在与 AI 的一次连续对话中,从提出需求到接受推荐再到完成购买,整个过程发生在一个对话窗口内。品牌可以清晰地将这次转化归因于 AI 的某次具体推荐。
这种“对话即转化”的模式,将使得广告的 ROI 衡量变得更加精准,营销预算的分配也将更加高效。
面对AI重构的营销生态,品牌的应对之策不应是零散的战术调整,而需要一场从思维、技术到组织的系统性变革。
●从SEO转向GEO
在搜索时代,品牌要做的是SEO,在AI时代,要做的是GEO。品牌不再是优化网页排名,而是优化被 AI 采纳为首选答案的概率。
当你在 ChatGPT 中问:“我需要一条适合夏威夷海边的裙子”,AI 如何知道该推荐哪个品牌?它不会去计算关键词密度,而是会理解你的需求(场景、风格、功能),然后从其训练数据和实时接入的商品库中,生成一个最匹配的答案。
GEO 的核心是让 AI 理解你,并认为你是最权威、最相关、最可信的答案。这包括:
极致结构化的产品数据: 你的产品信息必须被翻译成 AI 能懂的语言。清晰地标注出使用场景=海边、风格=度假风、袖长=无袖、“质=真丝等精细化属性。
建立权威性和信任度: AI 会在全网抓取信息来判断可信度。拥有大量正面用户评价、被权威媒体或博主报道过的品牌,更容易被 AI 优先推荐。
自然语言兼容性: 你的产品描述不能是营销黑话,如“尊享奢华”这种没有任何价值的词,而应该是 AI 能理解并能用自然语言转述给用户的人话,如“这款面料轻薄透气,适合热带气候”。

●从卖产品到解决问题
AI营销不是推销,而是帮助。用户不是想听品牌说自己多好,而是希望AI帮他解决问题。
当用户说“我准备参加秋季婚礼”,品牌不要推“最新口红系列”,而应该让AI回答:“这款枫叶红口红最适合秋季婚礼场景,它能衬托肤色,也不喧宾夺主。”
品牌要预设用户可能的提问场景,并提供结构化的、能被AI识别的答案。你的场景、需求解决方案越清晰,就越容易被 AI 识别、抓取并推荐给精准的用户。
●心智占领依然重要
当你想让 AI 推荐跑鞋时,你有两种问法:
问法一(品类需求): 给我推荐一款适合新手的跑鞋。
问法二(品牌需求): 给我推荐一款适合新手的耐克跑鞋。
在第一种情况下,你将和其他所有品牌在 GEO 的算法黑盒里残酷竞争。如果品牌力不足,AI 会将你降维成一个品类选项,从而失去品牌溢价。
因此,品牌必须在 AI 渠道之外(如社交媒体、线下体验、内容营销)持续投入,建立强大的品牌认知和用户忠诚度。最终目标是让用户主动向 AI 提问:“帮我买一双 XX品牌的鞋“,而不是让 AI 帮你做选择。

●与AI平台建立共生关系
OpenAI 推出“代理式电商协议”(ACP)的野心,是建立一套生态标准。这就像早期的微信推出了小程序,最先入局的品牌享受到了最大的红利。
现在 ChatGPT 接入的是 Etsy,但未来,每一个品牌都应该寻求在 AI 平台建立自己的服务接口。当用户明确需要购买某个商品时,AI 可以直接调用你的品牌接口来完成服务,而无需再通过 Etsy 这样的中间电商平台。
这广义上也是一种新的私域。品牌应积极探索如何成为 AI 平台上的首选服务商,打通 API,将产品和履约能力内嵌到 AI 的服务流中。
●重构营销团队技能结构
AI营销时代,传统的营销团队结构已经无法胜任。过去,市场部、电商部、IT部各自为政的边界必须被打破。
企业必须立即开始重构团队技能,培养或引入掌握新能力的人才:如AI 营销策略师,专职研究 GEO 规则和 AI 平台的算法逻辑;对话设计师,负责设计品牌在 AI 对话中的人设、性格和话术;营销技术专家,负责打通产品 API、PIM(产品信息管理)系统与 AI 平台的对接;数据科学家,负责解析AI 黑盒背后的推荐逻辑,反向优化品牌数据和内容……
广告业过去一百年的演化,本质上是人类对理解的追求。从大众传播到算法推荐,我们一直试图更准确地理解用户是谁、想要什么、为什么会被打动。但直到AI出现,我们才第一次真正有可能理解人。
AI让营销回归了它的原点,不是争夺注意力,而是争取信任。它不再问“怎么让你点开广告”,而是问“我能不能帮你解决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ChatGPT做广告和电商,并不是广告的再一次商业化,而是理解力的商业化。
未来的品牌竞争,不是比预算、比素材、比流量,而是比谁更被AI信任,谁更懂人性。当AI成为人类新的思考外脑,品牌若想留在对话里,就必须成为值得被提及的存在。
那意味着:品牌要从被看见走向被理解,从制造欲望转向满足意义。
营销行业终将发现,AI不是广告的终结,而是理解的开始。而能被AI理解、被人信任的品牌,将成为下一个时代最稀缺的流量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