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杨元庆:AI不存在泡沫,2026年存储芯片价格还会持续上涨
5 小时前 / 阅读约5分钟
来源:凤凰网
联想集团公布2025/26财年第二财季业绩,营收创新高,AI业务占比提升至30%。存储芯片价格飙升,联想应对能力强。PC市场持续增长,AI引领设备更替,联想AI终端设备营收占比提升。联想将围绕个人和企业智能开展业务。

11月20日,联想集团公布了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2025/26财年第二财季业绩。

财报数据显示,联想当季营收同比增长15%至1464亿元,创下财季历史新高;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达36.6亿元。

其中,联想的IDG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实现营收1081亿元,同比增长12%,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份额首次超过25%;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实现营收约293亿元,同比提升24%;SSG解决方案与服务业务集团营收同比增长近20%。

此外,第二财季联想AI相关业务营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已提升至30%,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我们相信不仅仅是上个季度,未来人工智能都会是联想的一个增长动力。”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在任何大创新的初期,都会看到比较大的投资以及激烈的竞争,所以有些地方可能产生一些泡沫,比如像大语言模型的泡沫,这是难以避免的。“但从AI总体的方向来看,我们认为它绝对不会是泡沫。现在AI进入到了一个更深入的普惠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的投资会催生更多终端设备及应用的发展。”

存储芯片涨势或将长期延续

按照杨元庆的说法,AI的增长是可持续的。当前,这种增长反映在零部件市场时,带来了内存、闪存、固态硬盘等等需求的剧烈增长,也由此带来了存储芯片的价格上升。

摩根士丹利最新的研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四季度的服务器DRAM(内存)报价已飙升近70%,NAND(闪存)合约价也上涨20-30%。三星、SK海力士等原厂甚至一度暂停报价,这直接引发了市场恐慌性采购。

摩根士丹利也发出明确信号:由AI驱动的内存超级周期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其强度和持久性可能远超市场想象。同时,SK海力士、三星等将凭借强大的定价权,迎来利润率扩张和盈利的飙升。相反,下游的PC、手机和消费电子供应链将面临剧烈的成本压力和利润挤压。

“(存储芯片)短缺和价格上涨不会是一个短期的,可能会在明年一年的周期都是这样的现状。”

杨元庆称,零部件供应的短缺或是周期性价格的上涨和下降,对于联想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公司有比竞争对手更好的应对能力。联想是这个行业里最大的买家之一,有更好的供应商关系,并且跟主要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都签有长期合同。所以,联想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应对当前供应短缺以及价格上升的情况。

据笔者了解,联想已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签订了最优合约,确保明年有足够的供应保障。

“更具体地来说,对于下两个季度我们都是非常有信心的,不会因为零部件价格的上升影响联想的毛利或者是净利。”杨元庆称。

PC市场将持续5%到10%的增长

零部件市场之外,AI带来的终端设备更新也在持续。

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传统PC市场出货量达到7590万台,同比增长9.4%。同时,由AI引领的下一轮设备更替周期正在加速成型。根据Gartner预测,2025年AI PC将占据全球PC出货量的31%。

行业数据则显示,在AI整合水平提升的背景下,AI PC单位平均售价通常比传统PC高出约5%-10%,从而为硬件厂商带来毛利率大幅提升的结构性机会。

受AI PC需求推动,本财季联想AI终端设备营收在IDG整体营收中的占比提升至36%,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此外,联想在全球Windows AI PC市场份额达到31.1%,位居全球第一。

“全球Windows 10带来的PC更新,还没有完全结束,我们估计至少还要延续几个季度。”杨元庆表示,从市场层面来看,全球PC市场5%到10%的增长是可以期待的。

按照杨元庆的说法,联想会继续围绕个人智能和企业智能两个大方向去开展业务,保持在个人智能领域增长的动能。

在企业智能方面,联想的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是混合式基础设施的重要载体。

根据IDC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约44.6%,达到3660亿美元,其中搭载GPU的AI服务器增速更为明显,预计同比增长46.7%,成为推动整体市场扩张的关键力量。

“未来AI的普惠将会是一个大的方向,所以更多的AI基础设施的需求会从训练转向推理,联想也会推出多款推理服务器来驱动整个季度ISG业务的增长。”杨元庆表示。

同时,联想的SSG方案服务的业务,致力于在混合式人工智能的框架下,为企业提供转型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Gartner预测,2026年全球IT支出将达约6.0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9.8%。其中IT服务支出预计将达到1.87万亿美元,增速达到8.7%,高于2025年的6.5%。(文 | 科技潜线 作者 | 饶翔宇 编辑 | 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