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想:已签署内存芯片长期供应合同
2.机构:英伟达转向智能手机式内存技术 或将使服务器内存价格在2026年底前翻一番
3.英伟达与Menlo Micro合作加速AI芯片测试,最快提升90%
4.超过6成企业明年调薪! AI 人才薪资加码逾9.5%
5.联想董事长杨元庆:相信通过推进混合式人工智能战略,实现千人千面的智能
1.联想:已签署内存芯片长期供应合同
11月20日,联想表示,已签署内存芯片长期供应合同,以确保在人工智能需求激增导致内存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芯片供应能够得到保障。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发布财报后表示:“我们与主要零部件供应商签署了最优合同,以确保明年有足够的供应。”
由于数据中心运营商需要构建人工智能服务器,全球内存芯片价格正在攀升。三星电子等芯片制造商已将产能转向用于人工智能芯片组的高带宽内存(HBM),导致智能手机、电脑和游戏设备等应用较为冷门的芯片供应趋紧。
杨元庆表示,调整价格是应对成本波动的一种自然方式,内存、闪存、固态硬盘等零部件的短缺和价格上涨不会是一个短期的现象,在明年一年的周期里都会是这样的现状,但联想比竞争对手会有更好的应对能力。
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的数据,联想集团7月至9月季度的总营收同比增长5%至205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03亿美元。联想的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业务线贡献了第二季度总营收的70%以上,同比增长11.8%。其数字基础设施集团(包括人工智能服务器业务)的营收增长了24%,但由于投资扩大人工智能能力,该集团录得1.18亿美元的运营亏损。
杨元庆表示:“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不存在泡沫,因为下一阶段将是人工智能的普及化。”
2.机构:英伟达转向智能手机式内存技术 或将使服务器内存价格在2026年底前翻一番
据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 11月1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英伟达在其人工智能服务器中使用智能手机级内存芯片的举措,可能导致服务器内存价格在2026年底前翻一番。
过去两个月,由于制造商将重心转向适用于人工智能应用的高端半导体内存芯片,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都受到了传统内存芯片短缺的冲击。
Counterpoint表示,新的问题即将出现,英伟达近期决定降低人工智能服务器的功耗,将其使用的内存芯片类型从通常用于服务器的DDR5芯片更换为通常用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低功耗内存芯片LPDDR。
Counterpoint指出,由于每台人工智能服务器所需的内存芯片数量都比一部手机多,因此这一变化预计将带来行业尚未做好应对准备的突增需求。
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等内存供应商在减产以专注于高带宽内存(HBM)的生产后,已经面临老款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产品的短缺。
Counterpoint表示,低端市场的供应紧张有可能向上蔓延,因为芯片制造商正在权衡是否将更多产能转移到LPDDR上以满足英伟达的需求。
Counterpoint指出:“更大的风险在于先进内存,因为英伟达最近转向LPDDR意味着他们已成为一家大型智能手机制造商级别的客户,这对供应链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转变,供应链难以轻易消化如此庞大的需求。”
该公司表示,预计到2026年底,服务器内存芯片的价格将翻一番。该公司还预测,到2026年第二季度,整体内存芯片价格可能比目前水平上涨50%。
服务器内存价格上涨将增加云服务提供商和人工智能开发商的成本,这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数据中心预算的压力,而数据中心预算本已因图形处理器和电力升级方面的创纪录支出而捉襟见肘。
3.英伟达与Menlo Micro合作加速AI芯片测试,最快提升90%

英伟达和Menlo Micro宣布,他们利用这家初创公司的技术大幅加快人工智能(AI)芯片的测试速度,从而缓解了生产瓶颈。
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和AI热潮的核心参与者,英伟达一直在努力完善其流程,以满足其芯片看似永无止境的需求。
英伟达已售出数百万颗AI芯片,每颗芯片在销售前都必须经过测试,测试方法是将其放置在专门设计的电路板上,以确定其是否符合速度和其他功能等设计目标。
然而,尽管AI芯片是尖端技术,但用于测试的电路板上的许多芯片却已有数十年历史。这使得测试这些耗电量巨大且通信速度在业内名列前茅的AI芯片成为一项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瓶颈,英伟达一直在与Menlo Micro合作。Menlo Micro是一家于2016年从通用电气(GE)分拆出来的初创公司,已从康宁公司和iPhone联合创始人Tony Fadell的风险投资基金筹集了2.275亿美元的资金。合作成果是一系列能够提升测试板性能的开关芯片。
Menlo Micro的芯片采用金属开关,类似于墙上的电灯开关,但其制造规模与微芯片相当,并运用了微机电系统 (MEMS)领域的技术。
在一篇研究论文中,两家公司的工程师表示,根据测试类型的不同,英伟达图形处理器(GPU)的测试速度可以提升30%~90%。
Menlo Micro CEO Russ Garcia拒绝透露该公司与英伟达的业务往来规模,但他表示,其他主要芯片制造商也在采用其交换芯片来测试电路板。
“关键在于,如果你在将GPU投入数据中心之前不进行验证,就会出现错误和其他问题。这是快速验证这些设备的唯一方法。”Russ Garcia表示。
4.超过6成企业明年调薪! AI 人才薪资加码逾9.5%
今年即将进入尾声,104人力银行最新公布《2025年终及2026薪酬趋势大调查》,63.9%企业预计明年调薪,平均调幅约4.5%; 在AI人才竞争加剧下,更有高达75%企业愿意对具备AI技能者提供薪资或诱因加码,平均增幅逾9.5%,显示AI已成带动薪资成长的核心引擎。
调查显示,63.9%企业预计在明年调薪、13.1%不调薪,平均加薪幅度约4.5%; 若以今年月薪中位数4万元估算,明年月薪平均将增加约1,780元。 从产业别观察,软件与网络服务受AI转型与云端需求推升,预期调薪幅度达7.1%,居各产业之冠; 其次为光电及光学业6.5%、运动旅游休闲业6.2%、教育服务业6%,以及法律会计顾问研发业5.8%。
AI成为职场薪资加速上涨的主要来源。 调查指出,高达75%企业愿意为具备AI开发能力的人才提供加码诱因,尤其金属机械、电子零组件、计算机及消费性电子制造业等台湾制造业核心领域。 整体具AI技能者薪资加码幅度平均逾9.5%,但不同产业的加薪差异更为显着,光电及光学业愿为AI新人加薪约22.5%,而具经验的「AI 老鸟」更可获得35%薪资成长; 半导体业也愿意为新进AI人才加薪约10%,资深工程师则约20%。
不过,企业对明年景气看法并未同步转乐观。 104人力银行调查显示,43.1%企业认为明年景气将与今年持平,37.6%认为会变差,仅19.3%看好,净看坏18.3个百分点。 其中最看好自身景气的产业,第一为半导体业,因应AI芯片需求带动持续成长,第二为软体及网路相关业,从数位转型需求拉升云端服务扩张,第三为电脑及消费性电子制造业,随着AI、车用电子、智慧装置等新兴应用需求带动产品市场持续增温。
104人资学院资深专任顾问罗悦华指出,国际经济局势以及科技演进变化加快,为保有人才吸引力及员工留任力,企业应更加实时检视薪酬配置,以及将AI思维落实于管理日常。

5.联想董事长杨元庆:相信通过推进混合式人工智能战略,实现千人千面的智能
11月20日上午消息,联想集团公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2025/26财年第二财季业绩:当季营收同比增长15%至1464亿元人民币,创下财季历史新高。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达36.6亿元人民币。
在业绩发布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再度强调了对混合式人工智能战略的坚定信心,“我们既为创记录的业绩感到自豪,也为我们的愿景满怀信心,更对广阔的市场机遇充满期待。我们相信通过推进混合式人工智能战略,我们将为股东创造长期可持续的回报,更将实现千人千面千企千样的智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惠及每一个企业和每个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