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前沿院鲁广昊教授课题组在光伏器件封装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 天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高光电转换效率和低成本,成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有力竞争者,但其稳定性和铅泄漏问题阻碍了大规模应用。传统封装材料缺乏损伤自修复能力,一旦封装层受损,其保护功能将永久失效,导致性能衰减和铅泄漏风险增加。为应对这些挑战,近期多项研究取得突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团队提出化学与物理协同封装策略,通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自修复聚合物PmA提升器件稳定性,显著降低铅泄漏;西安交通大学团队开发了由烷氧基聚乙烯咪唑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EP)组成的自修复封装材料,实现快速损伤修复,维持器件稳定性并抑制铅泄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团队提出新型透明热塑性聚氨酯(TPU)封装技术,有效阻止水氧侵入,提升器件稳定性;此外,羟基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作为绿色封装剂,通过物理封装与化学配位双重机制抑制铅泄漏,提升器件稳定性并降低环境影响。这些研究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