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特斯拉供应链要去中国化
7 小时前 / 阅读约5分钟
来源:集微网
特斯拉要求美国产车型停用中国制零部件,通用汽车也要求供应商清除中国零部件,凸显全球汽车产业链重构。现代汽车计划在韩国投资862亿美元,提高电动汽车出口量。黑芝麻智能称智能驾驶市场需求全面爆发。

1、通用之后,曝特斯拉供应链也要去中国化

2、现代汽车:计划从明年至2030年在韩国投资862亿美元

3、黑芝麻智能:智能驾驶市场需求全面爆发


1、通用之后,曝特斯拉供应链也要去中国化

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正遭遇美中地缘政治张力的强烈冲击。继通用汽车日前启动大规模供应链"去中国化"行动后,11月16日曝出特斯拉也明确要求美国产车型停用中国制零部件,两大美国车企相继出手,凸显全球汽车产业链重构的紧迫性与复杂性。

据《华尔街日报》披露,特斯拉已向其供应商下达明确指令,要求在美国制造的汽车产品中全面排除中国产零部件。消息人士透露,这一决策自今年稍早时已正式落地,目前特斯拉及其合作供应商已完成部分中国零部件的替代工作,改用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表——计划在未来1至2年内,实现美国产车型供应链中中国制零部件的完全替代。

特斯拉的调整并非孤例。11月12日,四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向媒体证实,通用汽车正要求其全球数千家供应商逐步清除供应链中的中国零部件,终极目标是将供应链完全撤出中国。为推进这一计划,通用已为部分核心供应商设定2027年的最后期限,要求届时彻底终止与中国相关企业的采购合作。事实上,通用的供应链调整伏笔早在2024年底已埋下,2025年春季美中贸易摩擦的升级则让这一行动变得更为紧迫。

两家车企的密集动作,直指美中地缘政治带来的供应链安全焦虑。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芭拉在10月的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就曾强调,"过去几年,我们一直致力于提升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并明确表示将尽可能实现汽车生产与零部件采购的本土化匹配。其全球采购负责人希尔潘·阿明更直言,供应链中断风险已迫使企业放弃单纯追求低成本的采购策略,转而将"可控性"与"抗风险能力"作为核心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主要聚焦于两家企业北美地区生产的车型,而该区域正是其全球产能的核心板块。通用汽车方面透露,除中国外,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受美国贸易限制的国家也在供应链调整范围内,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最大供应国,成为调整的重点对象。特斯拉的举措则与疫情后供应链多元化的布局一脉相承,当时全球供应链的剧烈波动已让其意识到单一地区依赖的风险。

然而,雄心勃勃的调整计划面临着现实挑战。中国在汽车供应链多个领域已形成难以替代的优势,尤其在稀土磁材领域掌控着全球近90%的加工能力,在汽车照明、电子设备及定制零部件模具制造等领域也拥有二三十年积累的产业生态。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显示,供应链转移初期成本可能暴涨30%-50%,这意味着车企要么自行消化利润,要么将成本转嫁消费者,最终可能削弱市场竞争力。

2、现代汽车:计划从明年至2030年在韩国投资862亿美元

现代汽车集团董事长表示,公司计划从2026年至2030年在韩国投资125万亿韩元(约862亿美元)。到2030年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出口量提高一倍以上。

今年9月,现代汽车在美国举办的2025CEO投资者大会上公布中长期战略,计划从明年起陆续推出混动、纯电、增程和氢燃料电池车型。到2030年,现代汽车计划将混动车型扩充至18款以上,覆盖从入门级到豪华级的多个细分市场,较当前阵容增加一倍。明年将推出集团首款基于后轮驱动架构的豪华混动车型,并陆续开发高性价比的入门级混动车型。

现代汽车方面表示,其还将针对中国、欧洲和印度市场推出本地化电动车型。在中国市场,继今年推出紧凑型电动SUV EO弈欧后,其将于明年推出同级电动轿车,两款车型均实现中国本地化生产。

3、黑芝麻智能:智能驾驶市场需求全面爆发

11月14日,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表示,行业周期的红利释放,尽管智能驾驶行业在2018-2019年经历过悲观阶段,但2022年起芯片技术与算力实现快速突破,产业生态及商业模式日趋成熟,叠加消费者接受度提升,市场需求全面爆发,既属行业机遇,也印证了早期战略眼光。

黑芝麻智能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营收达2.53亿元,同比增长40.38%。其表示,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的销售增加,高阶辅助驾驶芯片持续量产交付,基于A1000系列芯片的方案已应用于吉利银河E8、星耀8、东风奕派007等多款车型,出货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