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键智能关彬:5G-A赋能智能眼镜迈向独立终端
15 小时前 / 阅读约4分钟
来源:C114
第二届5G-A万兆网产业论坛聚焦5G-A与AI赋能智能眼镜,AI智能眼镜销量爆发式增长,但依赖手机生态制约体验,5G-A网络技术是智能眼镜独立运行的基础。

C114讯 9月26日消息(颜翊)9月25日,第二届5G-A万兆网产业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围绕“做实万兆多维能力,加速5G-A商业成功”主题,汇聚政府机构、运营商、设备厂商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共话5G-A技术演进与典型应用场景落地。

在主题演讲环节,深圳市天键智能有限公司总经理关彬发表了题为《5G-A与AI双轮赋能:智能眼镜开启数智化新视界》的精彩分享,系统阐述了智能眼镜的发展现状、技术挑战与未来趋势,并明确提出:5G-A将成为智能眼镜从“手机配件”迈向“独立终端”的关键支撑。

爆发式增长:AI智能眼镜驶入快车道

据产业研究机构维深信息wellsenn XR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到达232万台,同比增长高达582%,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500万至800万台;到2026年,仅Meta一家企业出货量就可能突破2000万台。展望2035年,全球销量有望达到14亿台,市场渗透率接近70%。

这一迅猛发展的背后,是智能眼镜作为AI理想载体的独特优势——它以第一视角贴近用户生活,能够提供自然、无缝的人机交互体验。目前,AI智能眼镜已形成三大主流形态:包括集成语音识别与大模型能力的音频类AI智能眼镜、支持第一视角拍摄与视觉AI分析的拍照类AI智能眼镜、以及融合空间计算与增强现实技术的显示类(AR)AI智能眼镜。

小米、Meta、雷鸟等企业均已推出代表性产品,推动消费级与行业级应用加速落地。

痛点凸显:依赖手机生态制约用户体验

尽管前景广阔,当前智能眼镜仍面临显著瓶颈。关彬指出,现阶段绝大多数产品仍属于“手机配件”,在配网、账号体系、支付、算力调用等方面高度依赖智能手机,导致功能受限、体验割裂、数据孤岛严重,难以发挥真正潜力。

“未来的智能眼镜必须摆脱对手机的依附,成为能够直接接入网络的独立终端。”关彬强调。

为此,行业亟需在四大关键技术方向取得突破:集成5G模组,实现独立连接;采用轻量化材料和更高密度的固态电池;内置本地AI算力芯片,提升边缘处理能力;构建高效双系统架构,兼顾性能与功耗平衡。

5G-A破解带宽与时延瓶颈

在通往独立终端的道路上,通信网络的升级至关重要。关彬指出,不同类型智能眼镜对网络提出差异化需求:音频类设备要求超低时延以保障语音流畅;拍照类设备依赖大上行带宽传输高清图像与视频流;显示类AR眼镜则需要双向高带宽+毫秒级延迟,才能支撑实时渲染与虚实交互。

而正在规模部署的5G-A网络的特性,恰好精准匹配这些需求。特别是其增强的上行能力、更低的端到端延迟和更高的连接可靠性,为AR/VR、云端协同推理等高阶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关彬认为,5G-A网络技术就是未来智能眼镜真正实现独立运行的基础。

展望未来,关彬指出了当前行业共识的智能眼镜发展的四个阶段演进路径:2025年 L2 智能辅助级:具备初步独立运行能力;2027年 L3 智能助理级:主动提供个性化服务;2030年 L4 智能协同级:多设备联动,生态系统深度融合;2035年 L5 超智能体级:实现真正的人机合一,成为人类感官的延伸。

结语

最后,关彬表示,从音频到拍照再到显示,智能眼镜所承载的数据蕴含着巨大的商用价值,将催生全新的商业模式。“我们相信,智能眼镜终将成为每个人的独立AI入口,彻底重塑我们的数字生活。”